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我院举办“编者心声、教师心得、学者心语:冀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三方对谈”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点击数: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为进一步推行我院“U-G-I-S-C”协同育人模式,增进了解和服务一线实践,促进大学、小学、教研培机构等多方智慧协同,2025年2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石家庄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石家庄市董暖首席教师工作室、想象教育集团英语团队举办了“编者心声、教师心得、学者心语:冀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三方对谈”活动。此次对谈汇聚了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者、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旨在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冀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的创新应用,分享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果。活动由我院副院长郑爽和首席教师工作室董暖老师共同主持,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关海霞老师、长安区英语教研员王娇老师、想象教育集团封龙大街小学校长杨军霞、工作室全体成员等,分别作为新教材编者和研究者、观察者、使用者展开深入对话,共有来自长安区、桥西区、高新区及相关县区15所学校4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紧扣新课标背景下冀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的“编、用、研”一体化展开深入交流。活动伊始,长安区英语教研员王娇老师从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的整体框架入手,详细梳理了各单元的教学主题与目标,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材结构视角。随后,在编者指导教学设计环节,来自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的肖晓老师与谈固小学的李倩老师分别展示了三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中Lesson 2 In the evening和Lesson 3 All done的教学设计。冀教版新教材的编者之一——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关海霞老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专业点评,并从编者视角,对教材内容安排及图文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助力大家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新教材。
在与编者、使用者、观察者的深入对谈环节中,大家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成功教学经验、教学困惑、教学期待、使用建议和保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交流。关海霞老师强调,教材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研读教材,注重活动设计,确保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并应用语言知识。同时,她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路径,教师应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使用中提升核心素养。针对教师们提出的知识点增加、课时紧张等问题,关老师建议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的设计,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入。同时,王娇老师提出,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教材内容的适当调整,将核心知识与学生实际能力相匹配,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新教材中词汇量大、难度高的问题。副院长郑爽从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创建高效合作发展共同体的角度,结合学院近些年来开展的协同实践,深入阐释了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即打破教学场域、人员、专业等壁垒,基于现实和问题增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和对话,探索教育创新,开展多方跨界协作,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带动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次活动形式新颖,扎实丰富,亮点突出。首先,参会人员广泛、热情高涨。在喜迎元宵佳节、万家团圆的时刻,与会者克服路程遥远、天气寒冷、正值假期等不利因素,齐聚一堂,共商小学英语教学大计,展现出浓厚的教育情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其次,开辟了高校和首席教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新模式。两所高校、一个工作室、教研室、诸多学校联合教研,扩大了研究视野,激发了智慧碰撞,通过编者、使用者、研究者、观察者等多方会谈,促进了教材编写、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的深度融合。再次,创建跨界联合发展共同体。此次活动开启了跨区域、跨院校合作新篇章,大学、小学、教研员等多方联动,开辟更多交流空间和机会,将为创造性开展石家庄市小学英语教学贡献更多智慧,提供更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