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
 
2024年小学教育桥西区、高新区实习简报(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点击数:
想象国际小学:
以深度教研为翼 促自身成长腾飞
成员:李旭畅、高烨丹
三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以来,我一直担任二年级四个班和五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旭畅在第二个月末也加入了英语的大家庭,我们和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学习。其中有三次教研活动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10月31日周四下午第二节课,我自己上的公开课。首先在我正式讲课前一周,英语组在教研时集备了我的这节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sson13 Beijing Is Great!在集备过程中,我讲了我的思路,其他老师共同交流给我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办公室的老师们也经常热心地解答我的疑惑,向我传授经验。在正式上课时我还是很紧张的,U盘还找不到了,不过最后比较顺利的上完了这堂课,在评课环节,每位老师也给除了我中肯的评价和鼓励。

第二次是11月28日周四下午第一节田源老师的多校线上线下共同听课教研活动,田源老师讲的是unit3 lesson13 Seasons。这次的教研活动规模较大,有封龙大街小学、第一实验小学、高新实验小学、太行大街小学、东佐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的师生共同参加,这些学校的学生在线上听课并进行互动。在共同集备时,田源老师设计的课件及过程非常的充实,并且为这堂课我们教研了三次,田源老师也磨课磨了三次,从第一次新知部分太冗长导致后面设计的活动没讲完,到第二次缩减了重复性的练习,但是新意的设计也随着被删掉,再到完成呈现出整个设计,最终田源老师在最后的多校同看时,她还能进一步优化之前的方案,并且在时间把控、环节设计等方面都近乎完美,非要说缺点我认为可能就是在提问线上其他学校的学生时网络有延迟,导致衔接不顺畅。
 
 在听完课之后,几个学校间利用网络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大教研活动。每个学校的发言老师都对田源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评价,但田源老师在反思中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之处。

 最后是在12月12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冯冬冬老师讲的unit3 Let’s Go!的单元复习课。相较于新授课来讲,复习课不好上也不好讲,但是冬冬老师很巧妙的用一个Danny来找Li Ming,Li Ming带着Danny参观他的学校、他城市中的其他地方的情境将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课件设计的非常精美,如果我是学生的话肯定听得特别专注,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特别高涨。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冬冬老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真实的问路情景,让班中不同位置的学生当作人形地点和红绿灯,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模仿实际问路的情况,在这个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非常乐于参与并且还提出了其他的路线想法,学生们在这个环节的输出已经看出他们对知识理解和应用得很好。

 在这三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工作中,我非常开心和荣幸能加入英语组的大家庭,并且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学习到了许多技巧与方法,和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交流不断增进感情,最后实习结束时刻还会有些不舍。但总的来说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成长、令我难忘。

最后附上一张英语组全体老师的大合照。

 

 高新实验小学:

一、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第五次少代会

2024年12月4日,我们们有幸参加了高新区实验小学第五次少先队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带给我们许多感悟。

首先,我们感受到了少先队员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大会上,少先队员们用真挚的语言向大会献词,表达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少先队员的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

其次,我们认识到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新区实验小学少工委主任李会青在讲话中强调了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作用,并希望少先队员们能够继续发扬“四有”好少年的精神,努力学习,珍惜时光,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少先队组织不仅是一个团体,更是一个培养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最后,我们也为自己未来的工作设定了目标。作为实习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少先队的各项活动中去,为他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少先队代表大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将会把在会议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少先队员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在“说”中打磨,在“课”中探索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标的实施,推动我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区教研室于2024年12月11日下午在实验小学举行了高新区小学数学核心教研团队系列教研活动。我们有幸能够参与这次教研活动,感受数学教研氛围,体会数学思想碰撞。

 

 说课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条理化并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体现。在说课环节,我区11位教师能结合学情与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设计,能深入地研读新课标、研读教材,分析透彻,真正地把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她们以轻松自如的教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演说,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专业素养,透过她们的说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洋溢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每一位教师说课结束后,观摩教师会针对说课内容进行提问,说课教师进行答辩,参与答辩的老师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阐释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具体措施。答辩会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研讨氛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每一次的比赛都是一次历练,一次蜕变。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老师们钻研课标、研读教材的积极性,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数学素养。同时我们在这次观摩的过程中也获益良多,既学习到了一些数学教学经验,又明白了专业的数学教师应该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时光小学
王军华:聚焦新课标 赋能提质量——语文课标培训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新教材新课标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为了深入理解和贯彻新教材新课标理念,12月10日在金店中心小学多功能厅,开展了主题为“如何将新课标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新课标培训活动,作为实习老师的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学习聆听前辈的经验。本次主讲人是金店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张青华老师,她从多个纬度分析讲解了新课标中课程实施的相关内容。首先,张青华老师带领全体语文老师回顾了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以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总体概括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是:以德树人,以文化人。通过张青华老师对课程实施的具体分析与讲解,我对如何将新课标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一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其次,张青华老师分享了“难忘小学生活”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设计,用朴实的话语分析了如何把新课标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我们该怎样做?张老师强调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多形式化特点。最后,提出了将新课标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建议。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在这里闪耀。

 

师者,学无止境。新课标培训犹如清爽的风吹入心田,使我获益匪浅,乘着这股清风,让我们继续深入研读新课标,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努力实现减负提质的新课堂!

 

 

张若旭:冬至饺子情,共筑成长梦—— 一年级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冬至,这个标志着一年中最长夜晚的传统节日,总是让人心中充满温暖与期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时光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包饺子。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当天,每个学生都精心准备了包饺子的工具和材料,有的带来了面和馅料,有的则带来了擀面杖和案板,教室里因此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我与班主任老师早早地来到教室,开始布置场地。黑板上的冬至主题黑板报是我们共同的心血,上面画有冬至特有的雪花、饺子和温暖的家庭团聚场景,栩栩如生。此外,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创作了一幅幅色彩丰富、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它们被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不少节日的色彩。

活动的开始,班主任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了冬至的相关知识,从冬至的由来、习俗到它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老师还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了解了不同地区的冬至习俗,如吃汤圆、吃羊肉等,这些都让学生们对冬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紧接着,我们迎来了包饺子的环节。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包饺子的学习之旅。虽然有些孩子对包饺子并不熟练,但在大家耐心的尝试和实践中,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逐渐成形。有的饺子圆润饱满,有的则略显扁平,还有的孩子创意十足,将饺子包成了花朵等形状,让整个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如何捏紧饺子皮、如何放入适量的馅料,使得整个活动更加温馨和融洽。

包完饺子后,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将我们亲手制作的饺子煮熟。当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尽管有些饺子的形状并不完美,但那份亲手制作的喜悦和成就感却让我们觉得格外美味。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包饺子的技艺,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持,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同时,我也更加珍惜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时光,因为正是这些美好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童年最宝贵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次冬至包饺子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和回忆,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用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时光小学早读时光:知识的启航与心灵的成长

每天清晨,时光小学的教室里便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小学生们日常早读的生动写照。这段时光,虽短暂却充满力量,它不仅是一天学习的序曲,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见证。

孩子们带着对新一天的期待与好奇,踏入教室,翻开书本,开始他们的早读时光。从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到现代文的深刻内涵,每一篇文章都像是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早读,作为一天学习的起点,不仅帮助孩子们回顾旧知,预习新课,更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欲。

日复一日的早读,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最初的被迫朗读,到后来的主动阅读,孩子们学会了自律,懂得了坚持。他们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享受与文字对话的静谧时光。这种自律与坚持的精神,将伴随他们走过小学,乃至整个人生。

早读,不仅是一段学习的时光,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不仅是知识的启航站,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见证。作为实习老师,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心灵的触碰与灵魂的对话。在早读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更学会了如何用爱与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即“以爱为舟,以智为帆,引领孩子们驶向知识的海洋,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同时,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这一过程,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教育感悟与成长。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与实践,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
一、世界艾滋病日——“防艾知识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进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石家庄市桥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桥西区维明派出所民警来到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开展“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活动中,文警官结合艾滋病的相关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如何防治等方面的学问,教导同学们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避开艾滋病的常见传播途径,如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不到不正规的医疗场所打针、输液等。同时教育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不必过于紧张,了解握手、进餐、拥抱等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让同学们不惧怕、不卑视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学会正确对待他们。
通过文警官的讲解,同学们学习了有关艾滋病预防知识,加强艾滋病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活跃。
 
二、科技之光,点亮未来
2024年12月9日,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四9班的同学们踏上了前往河北省科技馆的研学之旅,这一路不仅充满了期待与惊喜,还收获满满。
一进入科技馆,仿佛进入了一个科技的梦幻王国。在第一层,电与磁展区的各种装置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电与磁的神奇力量,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大家都不禁为这奇妙的现象发出惊叹。力与机械展区里,那些复杂而精巧的机械装置,如杠杆、滑轮等,向同学们展示了力的巧妙运用,同学们纷纷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力的传递与转化。
来到第二层,声与光展区是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设施,探究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等原理。镜子世界更是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无数个镜子相互反射,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妙空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光的神奇。
第三层的机器人展区则充满了未来感。形态各异、功能丰富的机器人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它们有的能跳舞,有的能下棋,还有的能进行复杂的科学实验。看着这些机器人灵活地完成各种任务,同学们仿佛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展区、每一个展品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去探索。
同时,这次活动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操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河北省科技馆的研学之旅是一次充满乐趣和收获的体验。它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科技之花 。